斯德哥爾摩症候群


        「亞仔,如果要你自己從家乘車到新城市廣場,你曉不曉找巴士站?又曉不曉到站下車?」
        「不曉。」
        「我並不是真的要你這樣做,而是想知道你的能力如何。那,你究竟成不成?」
        「唔……由家到巴士站,我識路;幾時下車,我不敢肯定。」
        正如我們答問題往往也會先作「多角度」思考,想清楚答案對自己的影響,小朋友一樣會這樣想,並且按照利害得失,作出回應。因此,我對於小朋友的回答,會特別小心,多數都會想方法理解他們的「真意」。原因很簡單,父母和子女的「利害關係」太重了,如果父母不留意,很容易就會發展出,子女老是說父母「啱聽」的說話了。
        所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,本來是指人質在綁匪手上好一段日子後,往往會變成認同綁匪的行為,甚至發生過人質協助綁匪對抗警方的例子。原因是人質生存在綁匪手上,本能促使人質接受綁匪的指示,並且加以認同,本來是一種求生的本能,但是在某種心理變化之下,就會「戲假情真」,變成真的認同。
       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,某個層面,綁匪與人質的長期版。子女會意義到,父母不僅是米飯班主,而且是自己的心理依靠,所以在潛意識上,已經很容易會走向討好父母。如果父母還呈現出強烈的喜好,產生類似的症候群反應,其實並不奇怪。
        聽過小朋友說自己喜歡一星期七天上興趣班,令我想起「犯罪心理」中的一集:綁匪把十歲的小孩擄走,養上幾年後,這小孩就完全認同自己的新身份了。

留言